你的位置:买球咋玩的 > 新闻动态 >

社保新规发布, 为何轻人不愿缴社保?
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04:32    点击次数:62

最近发布的社保新规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,其核心明确了所有不缴纳社保的约定均属无效。这一规定的出台,实则与当下年轻人对社保的态度密切相关。

数据显示,30 岁以下年轻人中,至少有五分之一未缴纳基本养老保险,灵活就业人群的参保率更是低至不足 15%。为何曾经被视为 “生活保障”‌ 的社保,如今在年轻人中遇冷?

从现实层面来看,经济压力是绕不开的坎。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,工资水平本就不高,除去房租、日常开销后,能攒下的钱寥寥无几。

而社保缴纳比例逐年上涨,以 5000 元工资为例,每月社保支出将近 1000 元。在这种情况下,让他们为几十年后的保障买单,确实有些困难。毕竟,社保需要连续缴纳 15 年才能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,可未来充满太多不确定性。

有人会担心,自己能不能活到领取养老金的那天;也有人觉得,退休年龄不断推迟,说不定连本金都领不回来就离世了,即便能领到,那时年纪也大了,可能没精力享受生活,不如趁现在把钱花在吃穿用度上,来得更实在。

更何况,如今就业市场不稳定,失业的人不在少数,谁也无法保证 15 年内不会失业,一旦失业,社保就可能断缴,之前的缴纳似乎也打了水漂。

再者,养老金的实际领取金额也是年轻人顾虑的一点。现在很多人的退休金只有一两千,甚至更少,这样的数额在当今的生活成本下,很难满足基本生活需求。

而且,传统的 “养儿防老” 观念在年轻一代中逐渐淡化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生孩子,这也让他们对未来的养老保障更加没有信心。

制度设计本身的问题也让年轻人心存疑虑。目前我国的养老金实行现收现付制,简单来说,就是用现在年轻人缴纳的社保费用来养活现在的老人,等这代年轻人老了,再依靠下一代的缴费来维持。

但当下,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,出生率却持续下降,养老比快速降低,养老金存在缺口的新闻屡上热搜。年轻人心里跟明镜似的,现在交钱养着别人,等自己老了,又能指望谁来养呢?另外,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,工作变动频繁,灵活就业人员越来越多,可能今天在这个城市工作,明天就换到了另一个城市。

这种工作和生活的不确定性,让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理财、商业养老保险等更灵活的保障方式。

要提高年轻人缴纳社保的意愿,不能再用 “集体利益”“长远考虑” 这些大而空的概念来搪塞。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如何说服年轻人缴费,而在于如何让社保制度本身更具说服力。

首先,要切实提高,增加工资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占比。只有当年轻人手里有了更多可支配的钱,他们才会更愿意为未来的保障进行投入。如果连基本的生活都过得紧巴巴,很难让他们有多余的资金用于社保缴纳。

其次,要解决就业中的年龄歧视问题。当下,不少人面临中年失业的困境,如果大量劳动者在中年时期失去工作,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,他们自然不会有心思和能力继续缴纳社保。

只有营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,让劳动者在不同年龄段都能有稳定的工作机会,才能消除他们对社保缴纳的后顾之忧。

第三,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是个可行的办法。按照国家和个人的比例共同缴纳,自己缴纳的部分归自己所有,退休后自己领取,不会被用于支付给其他人。

这样的制度设计能让年轻人更直观地感受到社保的好处,增强他们的缴费意愿。

社保制度的完善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,只有建立一个公平合理、长久稳定的社保制度,才能鼓励各方积极参与,共同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。

让退休者能够安享晚年,让年轻人在为生活打拼时没有后顾之忧,这才是社保制度应有的模样。

搜图